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环保> 我国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探讨

我国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探讨

浏览 发布时间 12/02/28

今天, 人类的矿产资源正在逐渐枯竭, 被利用的资源转入到各种产品中, 因此很多产品, 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将成为未来的矿产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人均资源占有仅为世界人均58%的资源贫乏的国家, 如何以对环境友好方式回收再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 将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例如利用粉煤灰、污泥等生产建材、煤矸石发电、城市垃圾、有机污泥的堆肥化等, 但是对于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t的工业废物来说, 如何开发高附加值、深度加工的产品, 综合利用量大、面广的废物(如粉煤灰、煤矸石等) , 对于全面解决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及资源化对策
由于工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多, 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全面控制、处理和利用所有的废物。根据其特殊性, 借鉴波兰、德黑兰和台湾对于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及资源化经验, 对我国今后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法制和标准建设
1985年以来, 国家陆续颁布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腐蚀性毒性试验方法标准”和“急性毒性初步筛选试验方法标准”等, 应进一步借鉴国外经验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固体废物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 同时各省也应制订相应的地方标准, 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法规化。只有依法可依, 才能从根本上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减量化, 解决环境污染及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更重要手段之一[ 6 ] 。在废物进入环境之前, 对其加以回收利用, 可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因此, 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 应把综合利用技术放在首要位置。

推广清洁生产
在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研究的同时, 宣传和推行清洁生产, 选择无污染、少污染的替代产品和原材料及清洁生产工艺; 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 应控制生产规模, 减少产生总量。对能耗高, 产渣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分期分批实行关、停、并、转、迁; 借鉴国外前端经验, 推行有毒有害废物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利用、处理, 实现从末端处理向源头削减和实现全过程控制。其相关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处理处置技术、设备将是产业发展的重点。

推进垃圾处理处置社会化进程
运用经济手段, 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对企事业单位合理征收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费和产生垃圾处理费, 以补充废物清运、处理费用的不足, 减轻财政压力。同时, 通过垃圾收费制度的推行, 创造多元化的投资环境, 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 采取由废物产生者交纳处理处置费的办法, 保证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 减少分散的不合理的处置与投资,实行社会化服务, 使中、小企业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的利用和处理处置。

逐步推进固体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还是一种政府行为, 虽然公众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 但通过分担保护环境的费用, 能使人们减少制造废物和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实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根据区域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制定各类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控制上限, 然后把排放总量分配到有关企业, 核定企业废物排放种类与数量,发给排放许可证, 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严格审核。凡是超过排放标准的, 要进行处罚并限期治理;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对新增固体废物排放的企业要根据区域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有减才能增”的原则, 在不增加总量的前提下才准予排放; 对于固体废物排放量大, 特别是对那些易产生危险和有害废物又不易处理的企业, 即使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 也要严格限制其发展。

我国目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和治理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和治理方面的经验, 结合我国现有情况, 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立法的步伐, 积极推行前端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对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与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0371-67981522
  • 传 真:0371-67986677
  • E-mail:vip@lml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