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是指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等。通俗地说:就是工程槽土、拆迁废物、各类装修垃圾。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人们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方式,大部分以填为主。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甚至就在城市的近郊或边缘,进行填埋建筑垃圾。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 米后加埋2 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传统方式对环境的危害有: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等。
美国采用微波技术处理回收的沥青路面,利用率达100%,成本降低且质量相同,既节约了清运和处理费用,又大大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在德国,塑料很容易回收以重新利用或者作为发电站发电的燃料。玻璃、钢材、砖和结构性木材也常常通过地方议会制定的回收计划被收集。德国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以使垃圾中各种再生材料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土地的问题。发达国家对于建筑垃圾处理总体上是施行源头削减策略,既在建筑垃圾产生前,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已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它们成为再生资源,以加于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目的。国内外的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现状说明再生技术可使建筑垃圾零浪费,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和节能。
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惟有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识,大力提倡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城市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