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还能拿来卖,这在当前社会体系中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们天天生活在空气当中,还需要用来买吗?可是,这却发生在了首善陈光标身上。日前,陈光标就表示,准备生产10万罐新鲜空气,以每罐4~5元的价格出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这在于现代化社会工业发展的影响,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各种重金属污染、垃圾污染、尾气污染这些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兴建筑不断翻新,建筑材料是所有材料中产量更大、使用更多,与人的生活、工作更密切,也是资源和环境负荷更为严重的材料。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变身建筑垃圾,成为了社会的污染源。
传统施工多采用“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施工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新老建筑物的更替速度也在加快。在城市的大规模建设背后,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长期令人困扰的问题:建筑垃圾越来越多,随意堆置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管理方面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我们在温馨的房间里享受美好的生活,建筑垃圾却在房间外悄悄地“侵蚀”我们的环境;我们拥抱现代建筑带给我们的一切,建筑垃圾却在我们身后形成了一个环保的“黑洞”。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之一。这个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表现在以下3方面:
1)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
20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过度消费的模式导致了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谋求暂时的快速发展的急功近利指导思想引发自然界频发各种灾害,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解决社会面临的发展问题
沉痛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方式已成为必须遵循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清洁生产”主要要求从生产的源头,包括产品和工艺设计、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和产品使用寿命结束以后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等各个环节都采取清洁措施,预防污染的产生或者把污染危害控制在更低限度。简言之,就是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循环经济”主要是实行资源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更低限度。
3)解决人类与环境长久相安的共融和生问题
地球不属于人类,但人类属于地球,因为人类生存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地球上要是没有人,它可能能继续运转下去;但是地球上如果没有昆虫、微生物和植物,那人类至多只能存活几个月。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动、植物)都与人类一样,共同享受太阳能转变为地球的有效能量和地下宝藏,让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地和谐相处下去,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会永恒地大放光彩!
总而言之,治理建筑垃圾危害,就是治理被广泛污染的生态环境;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就是充分而有效地保护地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