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危害在近代社会尤其明显。更多的的拆建工程项目,衍生出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然而垃圾处理量却跟不上建设速度,不少地区都能看到建筑垃圾堆积如山的现象。建筑垃圾处理不及时也与它的难处理紧密相关。建筑垃圾难降解,如果不采取人为处理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但是吐过采用填埋的方式,一方面建筑垃圾本身不能分解,另一方面它还会为污染土地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尤其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上升,整个建设行业发展迅猛,但由此带来的建筑副产品——建筑垃圾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仅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垃圾就将近亿吨,而当建(构)筑物过了使用寿命期,维修、拆除又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建筑垃圾的产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而我国对建筑垃圾采用填埋和堆弃方式简单处理,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建筑垃圾处理道路。同时,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建筑行业又是资源消耗大户,建筑业的发展加剧了资源的短缺现状。如何妥善处置建筑垃圾使之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替代自然资源、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改革现有的政策管理体制,打破旧有建筑垃圾对策视点上的局限性,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产业化发展。社会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起步较晚,且缺乏足够的资金、数据,目前产业化研究水平较低。缺乏对建筑垃圾的产量、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研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数量的估算和预测,影响因素的全面剖析,构建产业对策,以期为推进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