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随之产生,解决这些垃圾的搁置问题成为了一项棘手的任务。
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湛江,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是新尝试不断。更近,湛江市正在筹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综合处理厂”,“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资源,目前计划已报市政府审批。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湛江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500万吨!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湛江市建筑垃圾管理站的站长介绍说,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湛江过去传统的处理方式大多是拉到城市周边区进行地下填埋。然而,倾倒填埋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随着建筑垃圾中污染物质的挥发和渗透,也会对地表水、深层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后可变成中水在工业使用,生活垃圾可以用来焚烧发电……其实,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空间则更加广阔!
经建筑垃圾管理站的站长介绍说,湛江市计划分“三步走”。首先是强制性要求——建筑垃圾和散体物料运输车辆必须加上“顶盖”,避免途中散落、污染;其次,是成立专门的建筑垃圾和散体物料运输公司统一运作,避免那些“野鸡泥头车”各自为政、偷运偷倒。
“这前两步,湛江已经实现!”站长介绍。近来,越来越多商家瞄准了湛江环保产业,欲在其中“掘金”。混凝土块、钢筋、碎玻璃、木片……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被回收分拣处理,添加一定的原料后,就可以压制生产出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各种建材制品。“吃进去”的是建筑垃圾,“吐出来”的是再生环保建材,再生转化率可以超过80%。
“专门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综合处理场’,在广东只有深圳等极少数城市才有,湛江也可以勇敢尝试!”
业内人士希望,湛江应向深圳等地学习,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探索出一条产业化处理建筑垃圾的新路子,在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利用两个方面取得“双赢”。
“如果湛江‘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综合处理场’能早日建成,假设其总生产能力为日产1万吨的话。那么,可以实现年产免烧新型建筑墙体材料15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及商品砂浆5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可以节省因烧砖破坏的耕地面积600余亩,节约建筑废弃物填埋堆放用地100余亩,节省煤炭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00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