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对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新模式的探索

对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新模式的探索

浏览 发布时间 11/04/11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相关产业正在向再循环利用方向发展,各地政府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但就国内目前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来看,国内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大都与深加工项目合建在一个厂内,存在一些问题。

建筑垃圾虽经处理,但消纳场地仍显不足。一方面, 日需处理量至少上千吨, 但仅用于做砖或板材等很难消耗掉如此大量的材料; 另一方面, 即便不影响建筑垃圾的深加工, 但制成品的养护及堆放, 都需要大量的场地来配合, 容易造成产品积压, 甚至造成停产, 使处理厂的“消化”能力受到严重干扰。目前,国内几家较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都存在类似问题。

设备落后,无法分类处理。国内目前使用建筑垃圾制砖的几家企业,虽说其产品质量在各方面可以达到相关标准,但由于采用的是固定式的破碎设备, 因而无法做到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主要分砖瓦和混凝土两大类) 处理, 使不同质量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砖产品, 在重量方面轻、重不等,强度方面软、硬不一,产品质量很不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也是一种浪费。而且应用固定式的破碎设备,每天作业时须将建筑垃圾集中到破碎口进行处理,增加人力、物力的输出,日积月累就造成很大成本的投入。

应不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建筑垃圾处理本身就处于一个环保范畴,因此,在噪声、粉尘、烟尘等方面应避免二次污染。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垃圾处理厂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前端环保的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该设备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其生产加工的骨料应用范围也随之增加,主要用于市政、公路及建筑行业,一小部分是供给制砖厂或其他行业使用。建筑垃圾处理厂多以一种“材料供应基地”的模式存在。在我国,也有这种模式的企业存在,而且通过几年的运营,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希望我国在处理建筑垃圾这项事业上能少走些弯路,多借鉴国外的前端经验。相信根据目前我国的现状,将建筑垃圾处理厂建成“材料供应基地”的模式是比较经济、科学和实用的。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0371-67981522
  • 传 真:0371-67986677
  • E-mail:vip@lml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