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水厂铁矿半连续开采工艺由3条皮带运输系统组成,1条为矿石运输系统:汽车*半移动破碎站、胶带运输机、选矿破碎流程。2条为岩石运输,分别为西部排胶带排岩系统和东部胶带排岩系统。
1998年5月正式交付生产运行的西排系统,由1座60x89型旋回式破碎站,3条固定式胶带机、1条移置机胶带、1条筑路式胶带机和电控系统组成(2003年正式完善,排岩机替代了临时使用的筑路机)。西排破碎站设在采场西部边缘的117m水平,整个胶带系统带宽1 600mm,胶带总长度3 766m ,设计年生产能力1 600万t。投产后通过积累经验、强化管理,实际生产能力逐年提高,2003年最高达到2 300万t,至2007年年底,该系统持续运行9年,累计完成排岩量1.66亿t。
2006年3月份投人生产运行的东部排岩系统,由1座蒂森克虏伯公司KB63-75型液压旋回半移动式破碎站、4条固定式胶带机、1条移置机胶带机和采用奥钢联公司生产的排土机组成。破碎站设在采场东部的一20m水平,系统带宽1 600mm,设计年生产能力2 000万t,运行2年多来,已累计排岩达4 000万t。
2003年4月建成的矿石过渡胶带运输系统,当时破碎站翻卸平台设在北区++10m水平,2006年8月矿石胶带运输系统建成投产,破碎站翻卸平台设在一20m水平,由1座蒂森克虏伯公司KB63-75型液压旋回半移动式破碎站、2条固定式胶带机和电控系统组成,系统带宽1 600mm,设计小时生产能力3 OOOt。2006年8月份,随着矿石胶带运输系统的正式启用,首钢水厂铁矿半连续开采工艺设计的3条胶带运输系统全面投人运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现代化露天矿山开采格局,采矿工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矿车出采场直接排往最终卸载点的运输方式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