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因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对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对于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天然原材料的供给日趋紧张,建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建筑垃圾因其特殊的组成和性质,具有很大的资源回收潜力;而且,实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措施,可以使最终处置的废物减量,达到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以及节约填埋空间的目的。
传统意义上,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是指末端的回收利用,即在建筑垃圾产生之后,通过一定加工处理,回收其中的物料或能量的活动。随着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思想的兴起,促进后续回收利用的源头控制步骤也纳入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的范围。
选择性拆毁和解构是当前主要的源头控制拆毁技术。选择性拆毁确保了建筑垃圾中一些物料如木框架和金属部件等保持原状,从而得到直接的利用;并且在建筑物拆毁之前对有毒有害组件进行预拆除,防止和其他物料混杂,为后续利用创造了条件;解构是指和建筑物建造相反流程进行拆毁的技术,和选择性拆毁类似,不过要求更高、强调更大比例的直接利用。
解构拆毁技术所需投入的劳动力较大,并且目前建筑物的建造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解构拆毁技术的推广;而选择性拆毁由于其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性拆毁所应达到的程度,在工程应用中相对普遍。解构技术的应用,则将随着考虑建筑物使用寿命结束后材料循环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普及而逐渐推广。
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以分选分类为基础的。其中,废金属可回炉熔炼;废玻璃可生产玻璃纤维增强难燃石膏板、玻璃轻骨料以及亮彩琉璃等墙体装饰材料;而废木料则可制造木纤素塑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塑木复合托盘等产品;废弃聚合物通过再生可生产害井盖、落水算子和行道木护根等;剩下主要为惰性组分的物料则可通过破碎、分选、筛分和加工等步骤制造初级产品如基础填料、土壤调节剂和再生骨料等,或更高品级的再生产品如多孔砖等墙体材料和道路地砖等。另外,如果受条件限制,一些可燃组分如废木料和废塑料等则可进行焚烧回收能量。
由于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已逐渐成为主流的管理原则,因此,就建筑垃圾这个废物流来说,其循环利用已被纳入到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物流组织管理范围。另外,一些软性的新管理理念如绿色设计、源头减量等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