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由此产生的建筑类垃圾不断增多。据统计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这么大量的建筑垃圾却缺少相应的处理方式,很多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城郊露天堆放或者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每年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达到了约 14 亿立方米,约占全世界混凝土总需求量的50%,混凝土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 75%左右,骨料的来源主要是开山取石并将其加工成砂石料,或捞取河流中的砂、卵石及砾石,据统计,我国一年就要开采 50 亿吨黏土、石灰石等原材料,这势必进一步破坏环境,影响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一直强调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下,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利用建筑垃圾使其变废为宝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意义相当深远,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西安为例,根据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 年西安市全年产生建筑垃圾 2500 万~3000 万吨,2008 年产生 2800 万~3300 万吨,2009 年突破 3500 万吨, 2013 年全年产生建筑垃圾超过 4000 万吨。从城市发展规划、房地产投资、城中村改造计划方面分析,预计未来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将持续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断增长的建筑垃圾数量,如果城市处理能力跟不上,必定造成建筑垃圾乱倒现象,垃圾“围城”的问题就会日益严重。
随着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路用天然材料获取日趋紧张,如果能合理的利用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将有效解决该矛盾。
以陕西省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为例,起于临撞零口镇,止于京昆高速户县东立交,全长112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全线总填方约1333万立方米,总挖方约385万立交米,全线路基优先采用挖余土方填筑,然后再从取土场借土。挖余土方纵向调运后全线需取土共计1215万立方米(天然方),其中需取素土1011万立方米,砂砾204万立方米。该项目全线共设置集中取土场13处,其中素土取土场7处,砂砾 (砾石土)取土场6处。全线临近段渭河己无砂砾可开采,砂砾主要取自三原清峪河、阎良石川河、华县赤水河和桥峪河等河道,运距较远,且河道经过多年连续开采,储量有限,只能满足枢纽立交加宽拼接路段及地基处理砂砾垫层的用量。
因此,大量使用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不仅可以减少河道挖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大量减少由于建筑垃圾倾倒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