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基建设施建设的加快,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据统计,建筑垃圾已达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大多建筑垃圾处理过程是简单粗暴,直接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者填埋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粉尘、飞沙等又加剧了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对砖混结构和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类型施工材料分析,每1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中,会产生500~600吨的建筑垃圾。由此推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4000万吨,这些建筑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以及阻碍城市发展进程。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虽然不同结构类型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组成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基本组成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金属、竹木材、废弃的装饰材料,以及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按建筑垃圾的来源可进行如下分类。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
3.旧的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垃圾:剩余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木材、金属、纸和其他废料。
目前建筑垃圾处理不充分,具体有以下一些问题待解决:
首先,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其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每年产生的4000多万吨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第三,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有些城市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第四,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法规不健全,建筑工人环境意识不高。
第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