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得知,我国香港地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为80%,而内地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却低至5%左右。而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却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发展的契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挑战就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费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低,对一些性能较好的建筑垃圾,也只是局限于简单处理再回收加以利用。我国目前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1)做人造景观的原材料。如天津市大型的人造山,总占地面积约40万㎡消耗建筑垃圾500万m3。(2)做节能环保砖的原材料。一种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高强度、密度较小又可以保温的墙砖目前在厦门地区获得推广,现己投资800多万元并且建立2条生产线,每天就可以消耗建筑垃圾200t、并且具有单日生产十万块标准砖的能力。(3)生产再生骨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某公司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把其中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普通砂与其按质量比为1:1混合作为细骨料,将所配制的砂浆用于抹灰和砌筑,砂浆强度可达5MPa以上,总共回收利用建筑垃圾480t。(4)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河北某公司成功利用建筑垃圾研发出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垃圾粉料研究利用方面,国内已经有些利用途径,例如:深圳市某公司成功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各种路面砖,经过研究表明通过破碎筛分的建筑垃圾细颗粒可以很好的代替部分细骨料,从而节约了砂的使用;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和碎砖块进行磨细,可以替代部分水泥,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激活剂时,掺量在10%内,并不会对力学性能有所影响。将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渣掺入水泥中作为混合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量为20%时,其胶砂强度可以达到54.1MPa,且凝结时间、安定性等相关指标都可以满足国标。研究了废砖、废混凝土类的建筑垃圾粉料、电石渣、石灰与再生细骨料进行混合,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剂S,采用蒸压养护工艺,制备出MU15的承重墙体砖,还提出一种粉料的活性激发方案,通过对粉料的化学、矿物组成及分析,表明建筑垃圾粉料具有一定的胶凝性能;在掺80%取代水泥时,同时掺入不同种类的早强剂进行激发,得到了试件的抗压强度的发展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对80%建筑垃圾细粉料和20%水泥,在水泥中掺入1.5%的Na2S04时,其抗压强度比不加激发剂时的抗压强度提高近4倍,能达到纯水泥抗压强度的44.59%;通过微观分析更进一步表明了激发剂对水化产物晶体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