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泥生产工艺由原料粉碎、预处理、配料、烧成、氯固化灰分再资源化、成品粉碎等工序组成。基本上与普通水泥工艺相同。但因原料不同,则配备了分离回收焚烧灰中金属的预处理装置;防止烧成过程中分解、消除的二恶英再合成的冷却塔以及烧成过程中发生的含氯灰尘及重金属的再资源化回收装置。
焚烧灰(湿灰)通过粗碎机、干燥机以及预处理装置送入焚烧灰仓。
预处理装置由振动筛、粗碎机、磁力分选机以及有色金属分选机等组成。在分选除去焚烧灰中的铁与有色金属的同时,焚烧灰被粉碎成20mm以下的颗粒,送入焚烧仓。
焚烧灰仓放出的焚烧灰与石灰石以及其他辅助原料,经原料粉碎机粉碎后,分别送入混合料仓、石灰石粉仓以及其他辅助原料粉仓。小于设定粉未度的焚烧灰,不通过原料粉碎机及预处理装置,直接送入混合料仓。
焚烧灰、石灰石、其他辅助原料的细粉,按设定比例投入混合料仓,在设定时间内搅拌混合后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辅助原料的添加量。辅助原料投入混合料仓混合后再分析,直至达到设计值为止。这样有针对性的配合料,经烧成制得不同品牌的水泥熟料,然后添加氯化物(如氯化钙)混合研磨制成快硬性生态水泥;添加氯、碱等化合物(如碱金属化合物碳酸钠)混合研磨制成通用性生态水泥。
通常的配合料,经旋转窑炉,在1350~145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成熔块,通过冷却器冷却得到熔炭状黑色块状物。这种块状物是配合料在高温下化学反应合成的水凝性水泥矿物。但是,生态水泥却是在较低温度下熔融形成的水泥矿物,在旋转窑炉内容易发生涂层,所必须严格控制烧成温度,以保证安全运行和产品精良化。
配合原料中的氯、碱、重金属结合,生成氯化物,与挥发性排气同时经旋转窑炉排出,且随着排气冷却、凝结、固化成微细粒子,用布装过滤器收集,送至氯固化灰分再资源化工序回收再利用。氯固化灰分系金属氯化物与NaCl、KCl等的混合物。通常将其装入槽中加入清水溶出可溶性物质,再加入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以铅为主的金属;加入苛性钠调整溶液的7.值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经固液分离得到以铜为主的金属。于是液侧残留的NaCl、KCl等无害化物质随水排放;沉淀侧回收铅、铜等金属,送有色金属冶炼厂再原料化。
烧成的水凝性水泥矿物(俗称熟料),送至产品粉碎机粉碎制成生态水泥。通用性生态水泥在熟料中添加石膏后粉碎,粉未度的勃氏比表面积约4200cm2/g;快硬性生态水泥熟料添加石膏以及硫酸钠粉碎,勃氏法比表面积约5200cm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