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行的脚步,城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大城市当中,使得城市的“新陈代谢”速度也在加快,已经超过了一些城市的承受能力。城市建设进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避免不了,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已经位于世界前列。
虽然我国的建筑物名义上是70年寿命,但实际发展过程中,大多建筑物都不会超过30年。一些旧的建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就需要被拆毁重建。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
根据资料显示,最近这几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总垃圾数量的4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比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从北京申奥成功以后,伴随着城市化的改造的过程,再加上各种大型奥运项目相继启动,比如水立方,鸟巢等建筑物虽然已经成为经典,但也造成北京市建筑垃圾产量的节节攀升,在200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就排放量已经达到了3300万吨。但随后的这几年建筑垃圾排放量还在不断的打破北京市的记录,到200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量达3600万吨,居全国建筑垃圾产量榜首,平均每天排放10万吨的建筑垃圾。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在0.3吨左右,如果按北京市常住人口1800万人计算,北京人每天需要排放2吨的建筑垃圾,是发达国家的7倍。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上海的建筑垃圾排放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前几年上海大约每天排放5万吨的建筑垃圾,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基本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但由于整个世博工程的原因,最近几年每年将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达到4000万吨,翻了一倍,其中工程渣土越3065万吨,。通常建筑垃圾占城市所有垃圾的30%左右,但上海的建筑垃圾生量占所有垃圾产量的70%以上,由于上海的特殊性,在加上运输处置市场存在着无序竞争和暗中擅自倾倒、车辆超载、箱体不密闭等引起道路污染的现象。造成了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目前已经明确政府未来将会投资200亿元专门处置建筑垃圾。
根据数据显示,广州市平均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2000万立方米,每天大约有200多个建筑工地开工,其中有100多个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排放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目前广州还在不断的进行城市化改造,整个城市还在不断的进行扩建,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就达到每年1000万平方米的增长速度,旧城区改造建筑的面积也达到500万平方米的增长速度。加上近20年的还没有处理掉的6000万吨建筑垃圾。今后广州估计每年需要6000亩的填埋场才能解决这些巨量的垃圾。
深圳一直是我国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居全国前列,随着新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对旧城区的不断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目前就用于填这些建筑垃圾的土地就已经超过了1000亩,这还是在不包括地铁工程、城建工程和大运工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基础上的,加上这些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字。深圳三个较大的建筑垃圾专用填埋场,目前都已填满。其中,面积最大的塘朗山填埋场,启用于2001年,提前三年于2005年5月就已经“完成任务”,现在已经封场。
通过专业人士对我国现有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相关施工材料的损耗情况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目前正在建筑施工的建筑物,每万平米建筑物的建筑垃圾产量大约在500~600吨左右;而拆除旧建筑时所产生建筑垃圾就更高了,每万平米将达到7000~1.2万吨的建筑垃圾。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每年将有2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来源自旧建筑物的拆除工作,新建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1亿吨,两项合计约3亿吨。我国现有建筑400亿平方米,按照建筑物使用周期70年,年均建筑拆除5.7亿平方米,年均产生建筑垃圾4~6.8亿吨,加上建筑施工、建筑装修等事项,年均合计产生建筑垃圾5~7.8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