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再生砖的生产厂家日益增多,所生产的建筑垃圾再生制品涵盖了再生混凝土三孔砖、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再生混凝土路缘砖、标准砖、空心砌块、轻体墙板、环保装饰砖、荷兰砖、仿古砖等。已经形成了年消纳建筑垃圾超过 1000 万吨、生产各类再生砖近 10 亿块、再生骨料 400 万方、砌块及墙板 300 万方的生产规模。建筑垃圾制砖主要利用的是废弃砖瓦骨料,大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科研机构对建筑垃圾再生砖的生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建筑垃圾蒸压砖、建筑垃圾透水砖、建筑垃圾免烧免蒸砖、建筑垃圾墙地砖、建筑垃圾高利废墙体砖、建筑垃圾原料烧结砖等,试验证明,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建筑垃圾砖可以满足相关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利用是对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不仅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带来十分有利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通过试验、实际应用以及对韩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的借鉴,国内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和较完整的设备支持。而诸如北京这样的古城,现在以及将来都将会有大量的古建筑修缮和重建工程以及旧城的改造工程,这都会给建筑垃圾再生砖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因为不但在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值得开发和推广,而且在经济效益上的巨大优势将会更好很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一利国利民的宏伟工作中来。
但是,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垃圾再生砖生产厂家的调查发现,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性能波动大、对影响再生砖性能的因素认识不清、对再生砖生产的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等;但原材料的供应、配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公民参与等也影响着再生砖行业的发展。而且使用建筑垃圾废弃物再生砖的工程,在现有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水平下,单独使用再生砖还无法满足一个完整的工程修缮或者重建的需要,因为有很多形式相对复杂的制品还没法生产出来。
以某公司部分产品抽检结果为例,再生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密度等级、含水率和吸水率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但是抗冻性能、抗碳化性能、抗软化性能、干燥收缩率均与 MU10 的标准要求有所差距,但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再生砖的强度,表现为同批砖强度变化大,平均强度偏低。
现在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主要困难在于:
(1)原料的复杂性。我国建筑垃圾的原材料千差万别,而且现行还没有一定的控制手段;
(2)建筑垃圾再生制品没有实现大规模地生产,现有的生产企业没有针对建筑垃圾再生工艺、配合比进行系统地研究;
(3)建筑垃圾再生企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低下,缺乏对生产工艺改进、配合比优化等方面研究的积极性;
(4)没有产品检验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