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浏览 发布时间 22/11/03

1.粗放式建筑活动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形成巨大阻力

在我国,建筑业生产中的建筑设计、施工与拆除等行为大多还体现粗放型特点,建筑生产中相应的组织、管理方法以及生产人员的素质不高、技能欠缺,这些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和损坏,并由此产生数量可观的建筑垃圾,加之未注重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实施分类回收与过程消纳管理,从而增加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压力。另外,迅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以及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缺乏充分规划的“拆旧建新”等行为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拆除垃圾与新建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增加建筑垃圾处置的负担,因此,一些粗放式的建筑活动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技术发展不协调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推动力不足,其内在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的科研技术发展与建筑垃圾的专业化、市场化处置的发展程度。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技术主要集中在体现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设备以及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研究,例如:源头减量化的建筑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或拆除技术;建筑垃圾收集、分拣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建筑垃圾再利用方法;再生建筑材料市场化的措施以及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的分析方法等。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科研技术发展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就,对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率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相比之下,在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与市场化处置方面的相关操作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薄弱。这对发展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市场化形式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3.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市场化处置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效率。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市场化发展条件取决于多个方面,例如:在建筑垃圾的市场回收过程中,大量建筑垃圾并未有计划的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中,“私拉乱倒”现象比较严重,这一方面对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的原料来源问题;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化、市场化发展程度不高,外界条件扶持跟不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资源化利用企业难免在生产与销售方面出现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市场转化面临着与天然原材料的市场竞争和建材市场排斥问题。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与否是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4.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法制保障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相应系统化法制保障缺失严重,这主要表现为建筑垃圾管理体制的改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相应的系列操作标准、规范与准则,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方法的相关制度等方面。其中建筑垃圾管理体制落后问题是导致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相关法制保障不足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有两个方面的管理职能,一方面是承担诸如资质审批、处置承办、监督、检查和执法等具体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计划、标准等。这种貌似“两头兼顾”、却实质粗放式的建筑垃圾管理体制造成了许多建筑垃圾管理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明显弱化了主管部门在监督与立法等方面的社会职能,从而导致个别地区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实践行为中,或多或少的由于缺乏外在宏观的激励性或强制性的法制保障而使其资源化的运行动力不足,缺乏明显的自发主动性,最终流于失败。久而久之,外在的法制保障缺失便极易形成对建筑垃圾资源化长期发展的阻碍,其发展的生命力会逐渐减弱甚至消亡,建筑垃圾问题就会再一次回到最初的原点。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0371-67981522
  • 传 真:0371-67986677
  • E-mail:vip@lml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