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对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经验的总结

对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经验的总结

浏览 发布时间 22/12/02

西安市政府对建筑垃圾问题较为重视,很早就开始积极开发建筑垃圾消纳渠道。早在2003年,西安市就已经建起3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截至2013年底,西安市已经有大大小小18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年消纳量约为1270万方。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安市2013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已达2000万立方,大量的建筑垃圾仍无处消化。

西安市政府对此也一直高度重视,除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建筑垃圾消纳场地之外,还积极寻求其他消纳渠道。例如西安市市容园林部门利用在西安客运北站的城改建设中产生的332万方建筑垃圾,通过分拣碾压,就地堆造了一座40余米高的小山,并在小山上栽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将此处改建成了文景山公园。这一做法既合理利用资源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新去处①。有了文景山公园堆山造景的成功经验,西安市政府计划再利用此办法修建几次处公园,每一处都可以消纳500万方左右的建筑垃圾。

其次,西安市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监管保障,积极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全程监管,从根本上堵住渣土车运营管理漏洞。该市西咸新区洋东新城以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当前需要,成为建筑垃圾产业化、资源化管理的先行者。西安市洋东新区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阶段,该区域有自然村146个,居民房屋54068户,房屋基本以砖混为主,拆迁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700万吨。为有效地对建筑垃圾的清运工作进行管理,洋东新城区在2012年初创建了一套低成本、见效快、重持续的渣土车综合管理系统,使建筑垃圾清运单位、车辆、建筑工地、垃圾消纳场实现全过程自动化统一管理。

这一系统包括了安装在渣土车上的电子标签和分别安装在建筑工地、运输路段、垃圾消纳场的识别装置,电子标签安装在运输车前挡风玻璃上方,难以拆卸且抗干扰能力强,当车辆经过工地出入口、主要路段、垃圾消纳场出入口等位置时,识别装置可迅速读取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如果车辆未到指定的垃圾消纳场倾倒,监控数据可及时反映。此举有效杜绝了偷倒、乱倒渣土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堵住渣土车运营管理漏洞。

从成本上来说,虽然这一技术在引进初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从一方面来说,先进的电子技术使得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的处置费用大大降低,且前期投入几乎是一次性的,而这一效果却是持久的。在实际中,2011年洋东新城用于清理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的费用约为300万元,平均每季度花费75万元左右。而在该管理技术引进之后,不但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每季度相关花费也降到10万元以下。政府负责人还表示该系统将在日后继续完善,如加入影像采集系统、打造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使建筑垃圾清运所涉及的各方主体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全面的监控信息,以便全方位规范清运车辆的运营。

再次,西安市政府积极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把积极扶持建筑垃圾再利用生产企业作为解决建筑垃圾管理问题的根本途经。2012年,在西安市政府的大力引进和扶持下,洋东新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生产企业。该企业依托于洋东新城的建筑工地,接受整个新城区的建筑垃圾,在进行分选、筛除、破碎等流程后,提取有利用价值的部分,生产出绿色环保的再生建材,如空气砖、保温砖等,该企业一年可消化200万吨左右建筑垃圾①。截至2013年底,西安市己经有40多家建筑垃圾再利用生产企业,总体年处理量在400至500万吨左右。

最后重要的是,西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比如西安市容园林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备案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西安市各城区、开发区的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将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审批至综合利用企业。使得建筑垃圾再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0371-67981522
  • 传 真:0371-67986677
  • E-mail:vip@lml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