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外国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发展情况

外国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发展情况

浏览 发布时间 22/06/14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发展,如今已卓有成效。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问题已经形成较为严格的监控体系,建筑垃圾被强制要求送至指定掩埋场或回收处理厂。而且这些国家针对建筑垃圾管理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建筑垃圾处置法”,“循环利用再生法”等等。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很早就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展开了研究,如日本、德国、美国、丹麦等。由于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土地、自然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着手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在本世纪初日本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已高达90%。而丹麦、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2000年也有约80%的建设垃圾被再生利用。并且这些国家由于城市化进程开始的时间较早,因此很早就开始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如美国于1965年通过、并且经过五次修订的《废弃物处理法》,就是一部关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堪称完善的法典。日本政府也在20世纪60年代末,着手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研究、实践工作,目前,日本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法律法规已达巧部之多。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研究起步早,重视程度高,从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整体框架到建筑垃圾管理的各环节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如B. A. G Bossink指出减少建筑垃圾产量是荷兰政府的集成供应链管理政策的一个重大课题,并从设计、承包、原材料采购、技术使用等环节探讨了减少建筑垃圾产量的方法,以符合荷兰在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政策。

Xavier Duran在《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模型研究—以爱尔兰为例》一文中,作者面向建筑垃圾生产者和收集使用者,开发了一个模型来评估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当建筑垃圾填埋成本超过再利用成本,当使用新生建材的成本超过使用再生建材的成本时,经济效益是可能产生的。本章还指出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规模增大会降低回收成本,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Danelle L.在《房屋建筑中的废弃物管理》一文中,指明了房屋建筑强度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提出以新的废弃物管理模式取代传统模式,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以减少建筑垃圾产量。并且提倡创造一种贯穿于施工各环节新的生产文化,以减少生产性活动中的浪费。

工nyang H工.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框架体系研究》一文中,拟定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框架,以流程图的形式评估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效益,在这一框架中包括了经济,环境,施工安全和在施工流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工程问题。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利用再生材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材料在建筑中的可行性。

C. S.  Poon介绍了香港建筑垃圾的处理策略,即将垃圾中的惰性物质部分在公共区域填埋用作土地复垦,非惰性物质部分在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但是建筑垃圾是由惰性物质和非惰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针对这一特殊性,作者提出了三种建筑垃圾分类的方法,并针对建筑行业参与者对建筑垃圾分类的排斥态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Evert Mulder对建筑垃圾闭合式循环利用生产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建筑废弃物的分离和处理过程是完整闭合的,废弃物中的建筑材料很多都可以通过适当的热加工而得到还原。

总体来讲,国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筑垃圾管理的研究不但涵盖了建筑垃圾管理链条的各个环节,如源头控制、处理技术、市场化运作、污染控制等,还着眼于整体对建筑垃圾循环框架、建筑垃圾经济模型进行了研究,对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咨询电话:0371-67981522
  • 传 真:0371-67986677
  • E-mail:vip@lmlq.com